零五文档网 - lwzxt.com 2025年01月26日 15:45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6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4-30 16:45:04

    篇一: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习近平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20年第12期

      习近平

      ┃\\192.168.0.21\h$\R文本插图专用\sshot-2110.jpg┃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我多次说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宪法规定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要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第二,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体系,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影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四,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

      第五,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研究谋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

      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要抓好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要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

      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要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协同。我们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创新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要在坚持好、完善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立改废释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才能真正发挥好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效能。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提升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还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领导干部心中无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是法治建设的大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对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行为惩处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60多年前,我们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被载入联合国一系列决议。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本文转自《求是》2020年第22期)

    篇二: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永州市2022-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道德与法治(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填在方框内,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23456789101112题号

      答案

      111月24日,我国在

      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

      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A.酒泉

      首B.文昌

      首

      C.酒泉

      第二D.文昌

      第二

      2.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

      制度的决定》,表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

      秩序的坚定决心。()

      A.“一国两制”

      宪法B.“一国两制”宪制C.选举

      宪法D.选举

      宪制

      3.《黄帝内经》中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的记载,可见

      ()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无关健康

      C.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D.同一情绪对不同人的影响相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关于国家利益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维护国家利益,要树立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钱某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

      B.李某按时申报并缴纳税款

      C.赵某积极参加保护滇池志愿者活动

      D.张某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6.苏州在加快夜间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地摊经济”上下功夫,支持各地开展“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让苏州的“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浓。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

      ()

      ①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②消除居民收入的差距

      ③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要求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必须厉行法治,切实推进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C.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D.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是()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②国际社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价值导向

      ③世界人民在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④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当今人类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秉持“”的思想以及

      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探索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新路径。()

      A.合作共赢

      共商共建共享B.和而不同

      共建共治共享

      C.和而不同

      共商共建共享D.公平公正

      共建共治共享

      1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我国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率先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地分享防控、治疗经验,派出医疗队支援国外抗疫。这体现了我国

      ()

      ①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②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③领导世界各国抗疫

      ④坚持合作共赢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我们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要

      ()

      ①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

      ③结合自己的能力与经验

      ④不必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12分,第14小题14分,共26分。)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1)“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6分)

      (3)为实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目标,青少年应如何落实具体行动(4分)

      1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下,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百标奋勇进军。

      (1)【学习,重温党史】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了

      一道

      又一道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4分)

      (2)【自豪,伟大成就】2022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小秦为了印证这一观点,收集了以下资料。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请你解读这份来之不易的“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秘诀是什么。(6分)

      (3)【前进,乘势而上】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在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特殊历史时刻,习近平向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发出号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我国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采取了哪些举措?(4分)

    篇三: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题

      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防控疫情,我们毅然地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我们办事情一切都要从这个原则出发。”党和政府把人民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样做()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坚持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③说明了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宗旨

      ④表明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关于我国宪法,如图告诉我们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C.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宪法规定的内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③国家武装力量由全体人民直接指挥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的保障措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共识,彰显着世界上最大规模执政党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场‘人权保卫战’。”中国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充分彰显着以因为中心的人权理念。这说明()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③我国人权具有公平挫和真实性

      ④我国是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法律比作一支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支乐团的指挥。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话动准则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6.黄冈市卫健委唐志红主任在回答国务院督察组的询问时,一问三不知,最后被罢免职务。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有多名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被纪委和监察机关问责、处分。这给予的警示有()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有担当

      ④监察机关行使国家监察职能,对国务院负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是因为()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③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8.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要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9年的宪法宜传周.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设置了宪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7个主题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有利于()

      A.公民了解宪法.行使国家权力B.公民遵守宪法,及时修改宪法

      C.普及宪法知识,杜绝违宪行为D.促进宪法实施,推进依法治国

      10.增强宪法意识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A.直接参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B.将学习宪法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C.明白宪法的实施主要靠政府,与个人无关

      D.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必须()

      ①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要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②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③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④健全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12.2020年2月14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开征求对《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市民可以通过登陆济南市政府网站,寄发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

      ①有效调动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②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形式

      ③表明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④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从2008年设立至今,12345热线从“一人一机一线”,发展到拥有席位500个、工作人员850余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分忧、为群众解难。“12345,服务找政府”已经成为济南市民耳熟能详的“金牌服务名片”。市民拨打12345热线()

      A.是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的表现

      B.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具体表现

      C.有言论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D.加重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政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

      14.依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对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③这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这是公民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现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5.2020年春季,济南市众多中小学教师变身“主播”,通过“空中课程”网络平台在线授课。学科课程,课外阅读指导,线上德育、艺体活动,心理辅导等丰富的在线辅导内容让学习成长不断线。这一做法充分保障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B.财产权C.受教育权D.物质帮助权

      16.凌某某用手机号码注册登录某短视频分享平台后,被推荐大量“可能认识的人”,凌某某将该平台的运营商诉至法院。2020年7月30日,法院对该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该运营商构成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这一案件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②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③不再登录任何手机软件

      ④向法院起诉是公民维权的唯一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下列属于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是()

      ①昊勇到了上学年龄,父母送他到学校上学

      ②孟杰拨打市民热线,反映商贩售卖“三无”食品

      ③孙伟年满18周岁,参加了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王琦尽管工作繁忙.但周末都会陪伴照料父母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18.对下图漫画《改革红利》,认识错误的是()

      A.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B.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国以税为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利益,是犯罪行为

      19.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在城区摆设摊点、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隐患。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紧急出台地方法规严格依法防疫,对隐瞒疫病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这警示我们()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③隔离医学观察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④违反法定义务须担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多次违规或将被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不予行政处罚;垃圾混装混运也将被处罚。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20年9月2日起正式施行。这说明()

      A.垃圾分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B.违反义务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要依靠严厉刑罚来实现垃圾分类D.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就是犯罪行为

      21.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指出“推进全民守法普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为此,我们应该()

      ①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③制定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

      ④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A.

      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

      A.伙同他人限制借钱不还者的人身自由

      B.

      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C.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商品嫌疑人

      D.下班时,工人在工厂门口被搜身检查

      23.小凡的爸爸自从开了饭店后,一直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政策法令,自觉地接受税务机关的管理和监督,按时纳税。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根本没有必要纳税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

      24.财政部日前表示,将力争年内完成包括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在内的法律法规起草工作。这有利于()

      ①依法治国、严格执法

      ②保证公民依法纳税这一义务

      ③为个人所得纳税提供法律依据

      ④增加个人所得税,调动人民纳税热情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2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C.道德义务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不必履行

      D.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

      Ⅱ卷(非选择题)

      26.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提高知识素养,培养家国情怀,我校开展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11分)

      探究篇:依宪战疫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请结合宪法知识,回答为什么我们要依据宪法战胜疫情?(8分)

      行动篇:践行宪法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近年来,我国不断在青少年中推动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培养青少年对宪法的认同和尊崇。

      (2)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对宪法的认同和尊崇?(答出3点即可)(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小宋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某护航编队中的一位特战队员,其足迹遍及中国南海诸岛。退役后,小宋自筹资金,经营了一家公司,同时悉心照顾父母,一家人生活温馨。由于他勤劳致富,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分子”,并被选举为县人大代表。

      (1)请结合材料说明,小宋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4分)

      (2)请结合材料说明,小宋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6分)

      (3)结合小宋的事例,谈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5ACBAB6-10ADCDD11-15ABACC16-20ADDAB21-25CBCAC26.(1)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抗疫过程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⑤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战“疫”也必须要依宪战“疫”。

      ⑥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依法抗疫的过程中坚持依宪抗疫,充分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

      (2)①学习宪法,理解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27.(1)受教育权(高中毕业)、荣誉权(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分子”)、劳动权(自筹资金,经营了一家公司)、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选举为县人大代表)(政治权利和自由)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响应国家号召,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参军入伍)、受教育的义务(高中毕业)、劳动的义务(自筹资金,经营了一家公司)、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悉心照顾父母)、依法纳税的义务(按规定纳税)。

      (3)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篇四: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41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9.18?

      【文

      号】

      【施行日期】2020.09.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41号建议的答复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广电总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狠抓政策落实,推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建立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各级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全社会参与为支撑、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和各类专病防治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培养了一支具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优势的疾控队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信息监测管理等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到1.6万个、医院3.4万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万个,人员分别达到89.6万人、778.2万人、416.1万人。二是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国家和省级均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中心,同时建立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30多个部门参与的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功防范和应对了新冠肺炎、甲型H1N1流感、H7N9等突发疫情,有力、有序、有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拓展。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启动15个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0年人均补助经费标准提高至74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展至12大类,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四是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建成由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重症医学能力强的综合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传染病救治网络。五是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群众患病后可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应急救助等多渠道获得补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所有患者实行就地免费治疗。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重要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调拨、监管和紧急配送系统初步建立。六是公共卫生国际合作卓有成效。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和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合作,援助有关发展中国家提升公共卫生能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主动与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和防控救治经验,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国际科研合作,得到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尽快修订和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预案修订工作。今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形成由《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规章等共同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其内容覆盖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控体系建设等公共卫生多个领域。同时,不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知法用法意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法律制度为各项防控救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相关立法工作。目前,我们正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安排,加快推进《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工作,并积极参与《生物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其他公共卫生相关法律的制修订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增强可操作性,加强工作培训和实战演练。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普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制意识。

      (二)关于公共卫生体系的规划建设作为地区的战略性工作之一。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我委、国家中医药局共同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重点从5方面开展建设。一是区分县、地市、省、国家疾控能力建设的不同侧重点,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每省都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都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加强菌毒种库、实验室等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配置,提升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二是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筑牢疫情防控救治第一道关口。改善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病区等业务用房条件,完善仪器检验检测设备,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三是以“平战结合、分层分类、高效协作”为原则,构建分层分级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每个城市选择1-2所现有医疗机构(含中医医院)进行改扩建,扩大传染病集中收治

      容量,加强城市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升级,配置必要设备,强化物资储备。四是依托综合实力强的高水平医院,升级改造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每省建设1—3个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含中医类基地),承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加强重症监护病区、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设备,加强应急救治物资储备。五是支持地方公共设施应急两用改造试点。借鉴方舱医院和人防工程改造经验,提高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在相关设施新建或改造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为应急转化提供基础。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相关项目建设,加上财政部安排的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将加快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基础,以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以城市传染病定点救治网络和公共卫生平战两用改造项目为重要支撑,平战结合、分层分类、高效协作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响应和救治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地方服务和监督,推动项目实施。同时,积极推动各地将公共卫生作为地区战略性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提升传染病疫情应对和防控能力。

      (三)关于探索建立适合公共卫生机构工作特性的体制机制和人才机制。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中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如保障激励不足、专业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等,迫切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目前,我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疾控体系改革的政策文件,将遵循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管理使用、保障激励等方面措施,为人才队伍创造更好的环境。一是健全完善医教协同机制,探索多学科背景下的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疾控机构、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依托医学高等院校加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二是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人才,在人才评价中突出岗位履职,淡化对论文的要求,完善公共卫生人员准入、使用、待遇

      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三是加大经费保障和支持力度,推动落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科研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保障。关于您提出的探索建立公共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机制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在相关工作中统筹考虑。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将进一步认真研究,充分采纳吸收,在下一步工作中,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提高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筑牢人民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护网、隔离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更加牢固的健康基础。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0年9月18日

    篇五: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对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行为惩处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习近平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篇六: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谈谈习近平在什么会议上说以法治国,自己的体会,理解精选回答

      近日,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已经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为什么要依法治国、怎样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作过阐释。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2018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2014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路线图、施工图。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为了更好落实这些目标任务,党中央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就是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党中央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领导,更加有力地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既要重视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法

      规来固定转变政府职能已经取得的成果,引导和推动转变政府职能的下一步工作,又要重视通过修改或废止不合适的现行法律法规为转变政府职能扫除障碍。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各级党政机关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坚持有法必依,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要严肃问责、依法惩治。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推荐访问: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依法治国 讲话 委员会

    Top